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百科

商朝

时间 : 2017-05-30 22:47:4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同义词:殷商

商朝简介

商朝大致疆域图

商朝大致疆域图

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朝代,标志中国进入了信史时代。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中国河南省安阳市),及后的273年里再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殷。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献记载资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纪录,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方面的观点大多认为: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是由原夏朝东方的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于鸣条之战灭亡夏朝后建立。其后经历了513年17代31王的统治,末代君王帝辛于牧野之战被从西方崛起的周族统治者周武王率领联军击败而亡。而《全球通史》则片面认为:商部落原是来自西北蒙古草原处于青铜时代的游牧部落,入侵并征服了北部中国尚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后建立商朝统治,同时未提及夏朝的存在。商朝具有丰富的考古学发现,主要遗址有位于今日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安阳的殷墟遗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郸市、河南信阳市、辉县、新郑市等许多地方还发现大量商朝文化遗产。

商朝国号

商代刘鼎

《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另有《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这三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在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资料中,“殷”单字的出现次数不是很多,而“大邑商”或“天邑商”则是商人对殷墟都邑的自称,在战争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拥有对整体国家或族群的泛称。

从《史记·殷本纪》“契封于商”的记载可知“商”是商族先公的初期居地,国号取于地名。其后迁至亳,国号亦可称作“亳”,迁至殷,自然也称作“殷”。多次的迁徒中始终以居驻商地和殷地的时间最久,势力最大,在周边方国部落中留下的印象最深,所以此二称变成了这个国家的名称。“殷商”这个合称最早见于西周的《诗经》。《荡》有“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大明》有“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大明》又有“燮伐大商”、“肆伐大商”,《文王》有“商之孙子”,《玄鸟》有“殷受命咸宜”,《殷武》有“挞彼殷武”,可见在周朝“商”、“殷”、“殷商”三称通用,之间并无差别。

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载“帝盘庚徙都殷,始改商曰殷”。尽管《帝王世纪》一书的总体可信度并不高,但史家便据此将盘庚迁殷前的时期称作“商”、盘庚迁殷后的时期称作“殷”。

商朝历史

商朝可以分为先商、早商、晚商三个阶段。成汤灭夏之前为先商,灭夏至盘庚迁殷之间为早商,迁殷之后为晚商。晚商时期又称“殷”。较早的商族首领称作“先公”,稍后的君王称作“先王”,但由于文献及甲骨文记录并不完全统一,因此史学界对“公”和“王”之间转变的分界线有分歧,有些根据传统“商灭夏”叙事认为成汤之前的商族首领应称作“先公”,其后的君王称作“先王”,而根据甲骨文记载,按周祭始于上甲作为分界线,其前的首领应称作“先公”,上甲以降多称作“先王”。甲骨文中最早的称为“王”的领袖是王亥。

殷文化与周文化的差别

根据杨宝成著《殷墟文化研究》,殷文化与周文化有很大差别。

  1. 商朝时女性地位是很高的,女性贵族可以参与国事管理,甚至可以拥有封地。殷墟甲骨文中提到女性小臣、女性史官和女性将军。周朝时禁止女性参与政治,确立了男尊女卑制度。商朝时男女平等的历史,被后人演绎为“商纣王与苏妲己淫乱失国”的故事。
  2. 殷人对鬼神非常虔诚。周朝时对鬼神敬而远之。
  3. 殷人的社会阶级结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王、二是众人(广大平民)、三是战争奴隶。凡外族奴隶逃往殷国,就获得自由。商代人口的流动性和自由度高于周代。
  4. 殷朝用人不重视家庭身份,而重视人的能力,即“尚贤”;王族成员并没有太多被委以特权[来源请求],而许多出身卑微的人却能被提拔为大官。周朝时用人唯亲,实行绝对的世官制。
  5. 殷人重视工商业,发明了全世界最早的货币,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青铜制造业技术[来源请求],崇尚经商谋利。商朝是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的混合体,周朝是单一的农业文明。
  6. 商朝时很注重法治和契约,把严刑法治放在德治之上,开创了中国古代的法制文化[来源请求]。周朝建国,减轻了殷人残酷的刑杀,但也因此倡导人治德治,留下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等级特权礼制。

商朝的相关人物

  • 武庚

    武庚

    武庚,(约前1079年-前1039年) 史记中又称作禄父,父亲为纣王,后母为妲己,商代灭亡后,受封于殷地,周武王死后,联合周朝宗室“三监”,反抗周公,是为三监之乱,被周公东征打败,武庚被斩。[阅读]

  • 姜子牙

    姜子牙

    姜子牙简介神话人物姜子牙吕尚,姜姓,(约前1156年或前1128年9月29日—约前1016年12月6日)吕氏,名尚,一说名望,字尚父,一说字子牙,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太公望”、“吕望”、[阅读]

  • 帝辛

    帝辛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 ),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子姓,名受(一作受德 ),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阅读]

  • 妇好

    妇好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己引的母亲。死后庙号“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阅读]

  • 商纣王

    商纣王

    帝辛(前1105年―前1046年),是中国商朝末代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记载中残暴的君主。在位30年,后世称商纣王。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部分文学小说则称其为“[阅读]

  • 妲己

    妲己

    妲己,又作“妲妀”,己姓,字妲,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王后。妲己是有苏氏诸侯的女儿,又称苏妲己。[阅读]

  • 景亳之命

    景亳之命

    “景亳之命”是发生在夏朝末年的历史事件。商汤从旧都商丘北迁至景亳,又称北亳、蒙亳。商汤在此告命天下,征伐四方,最终灭夏。“景亳之命”的“命”有何含义《左传》为啥称夏启[阅读]

商朝的文化百科

  • 商朝帝王世系

    商朝帝王世系

    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商朝[阅读]

  • 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虚位以待
推荐阅读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电视中古代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