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定都
时间 : 2017-06-24 21:44:4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西汉高祖六年,即前201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国,决定把都城建在洛阳。
齐人娄敬奉命西去戍守陇西(今甘肃一带),途经洛阳。听说刘邦打算把都城建在洛阳,于是解下车前牵引的横木,身穿羊裘,求见齐人虞将军说:“臣想见主上说点事。”虞将军答应了,但要他换上整洁的衣服。娄敬说:“我是在去陇西上任的路上去朝见陛下的。我是为朝廷办事的,而且也是陛下的臣子,怎么能随随便便换衣服呢?”
刘邦定都
虞将军拗不过娄敬,只好进宫禀告刘邦。刘邦爽快地答应了,并赏赐娄敬一同进餐。闲聊了一会儿,刘邦转入正题,询问娄敬来意。娄敬开门见山地说:“陛下之所以建都洛阳,是想与周王朝一比高下?”刘邦点点头,说:“正有此意。”娄敬听后,说:“陛下夺取天下的方式不同于周王朝。周的祖先,早在后稷的时候就称帝为王。积德行善十几代,周王朝兴盛时,天下太平,民众仰慕。等到了文王、武王的事故后,商纣无道,各路诸侯和天下百姓起兵反抗。周王室凭着积累的德行和感召力才使天下人都归顺他,最后一举灭了商朝。自从周朝建立,直到周成王即位,有了周公辅佐,才把洛阳定为都城。可是实际上,洛阳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周朝前期的君主很贤明,所以诸侯愿意纳税交贡。可是到了周朝后期,君主昏庸无道,失去了江山。周朝灭亡的原因也不是周天子德行败坏,只是形势衰退所致。如今陛下夺取天下,靠的是武力,您领兵席卷蜀汉,平定三秦,激战之后,尸横遍野,哭声不绝,受伤的人还未复原,陛下就想赶超周王朝的盛世,臣私下觉得万万不该。”
“那依娄君看来,应定都何处?”刘邦问。
“应当将都城建在秦地(关中一带)。那里背山面河,险峻的关塞是天然屏障,土地肥美,堪称天府之国。一旦发生紧急变故,百万之众进退自如,即使山东发生叛乱,秦地也可保全。与一个人争斗,如果不能扼住他的喉咙,猛击他的后背,算不上全胜。陛下定都关中,便扼住了天下的咽喉。”
刘邦觉得有道理,但还是犹豫不定。他征询群臣的意见。然而,群臣几乎都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纷纷劝说刘邦留在洛阳。他们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背靠黄河,面对伊、洛,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再说,周王朝建都洛阳,世代相袭数百年,秦王朝定都咸阳,不过两代而亡,可见关中不是好去处。”刘邦听他们说得都有理,但他心里仍不踏实。
刘邦问留侯张良的意见,张良赞同娄敬的主张,他说:“不错,依靠这些天然的地理优势,洛阳确实坚固易守,但它的地盘太小,方圆可以迂回利用的面积不过几百里地。而且土地贫瘠,一旦四面受敌被围,很难摆脱困境,不是理想的用武之地。”
刘邦问:“那关中如何?”
“关中就不同了,左边有崤山和函谷关,右边有陇山和岷山,沃土千里,南接富饶的巴蜀,北靠广阔的牧场,三面地势险要可以轻易防守,只留东面稳稳地控制诸侯。只要诸侯安宁度日,黄河和渭河可以运输粮食,供应京都。一旦诸侯谋变,可以顺水而下,及时供给军队需要的粮草。这就是所谓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的建议很有道理。”
张良的一番话入情入理,使刘邦马上下定决心,迁都关中。
“娄敬是个奇才。”刘邦赞赏地说,“关中建都是他的功劳。娄就是刘啊。”于是,他赐娄敬改姓刘,任命他为郎中,封为奉春君。
娄敬一言不仅决定了大汉的都城,也使他由一名戍卒一跃成为郎中。古代,国都乃立国之根本,国都的选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西汉政权能存在二百多年,国运昌隆,成为历史上只有唐朝才可以与之相媲美的伟大朝代,自然与定都长安有关。清人评论道:“刘(娄)敬建都关中议,自具卓识,留侯(张良)赞之,高帝纳之,遂定汉家四百年(包括东汉)之基。”张良是汉廷的开国元勋,娄敬仅是齐地的一介平头百姓,可见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只要有经天纬地之才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小人物原本也有机会做出兴国兴邦的大事,建功立业而赢得生前身后名的。
-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