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前世是什么?姜子牙简介
时间 : 2017-08-21 11:07:4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姜子牙前世是什么
姜子牙的前世据说是一头熊,潜心修行道教经典,他拜在元始天尊门下,依然没有机会成仙。元始天尊后来被他感动,让他来世化为人形,然后到阐教拜师,最终成为风云人物。
姜子牙前世为熊
说起姜子牙,此人虽然跟着元始天尊的时间不如燃灯道人,法力不如十二金仙。最后封神的事情却给了他,原来啊,这姜子牙的今生都是上一世的善果。
话说看古开天辟地之后,这个世上修仙的正统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他们的师弟通天教主,他们广开门路,开始建立自己的教派。但是这其中以元始天尊最注重根基,当时从人化成仙是正统,从动物就只能化作妖。
有一天,一只长着熊头人身的道人在昆仑山的通天大道上行走。这个熊头道人一步一跪拜,十分虔诚。这条通向顶峰的山道也不知道有多长,这个熊头道人就一直磕着,虽然没有人相信他能成功,但是他还是坚持了。
过了很久,道人终于到了昆仑山顶峰,看见一座恢弘大气的宫殿,这就是玉虚宫,这时,一个小小的孩童突然出现,引着他走向玉虚宫。
到了元始天尊床前,元始天尊一看他是个熊,就很不在意的让他回去吧,但是道人被元始天尊的威严折服,诚心实意的跪在床前。
元始天尊觉得困顿,睡了一觉,起来就是三百余年。这时候看见自己床前有个旋风在那转呀转,原来熊早就灰飞烟灭了,但是魂还一直在跪拜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手一挥,让他到了人间成了姜子牙开始修行,要不是前世这一层缘分,元始天尊又怎么会看得重他。
姜子牙转世
姜子牙是我国民间的保护神,世代受人膜拜,因为姜子牙八十岁才遇到他人生的贵人——周文王,而且还是用了点宣传才起作用的。
姜子牙 剧照
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想来他实在是等不及了吧,到八十岁了也真算的是怀才不遇,大器晚成了(难得他能这么长寿)。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人就把与他同样有才华却身世坎坷的人都认为是姜太公转世,这也是给他们的挫折一点安慰吧,圣人都这样了,何况是凡人呢。
于是人们就说春秋时的军事家孙膑是姜太公转世的,因为孙膑的同门师弟庞涓因为嫉妒他的才华比自己高,竟然下令砍掉师弟的腿,造成他终生残疾,不过幸好孙膑这人争气,发誓报仇,终于成功的导演了一出围魏救赵,杀了庞涓,一雪前耻。
三国时著名谋士诸葛亮也很仰慕姜太公,相传他平时爱做轮椅就是受姜太公的影响。更为奇特的是,就连明末朱元璋的军师,被誉为诸葛亮转世的刘伯温,也是姜太公转世的,刘伯温帮助朱元璋灭了元朝,建立明朝,立下赫赫大功。
也被朱元璋封了大官,可谓春风得意,可是有一天他经过一座小庙,庙前有一块石碑,上面说刘伯温是姜太公转世的,刘伯温突然收到启发,回去后立刻辞官,回到家乡过上了神仙日子,最后得以善终,算是命运比较好的。
姜子牙简介
吕尚,姜姓,(约前1156年或前1128年9月29日—约前1016年12月6日)吕氏,名尚,一说名望,字尚父,一说字子牙,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太公望”、“吕望”、“尚父”、“师尚父”。
姜子牙画像
唐初的武庙,因吕尚善于用兵,而主祀之为战神或兵主,不过后来多改奉汉寿亭侯关羽。
姜尚,殷商末年东海(今山东省莒县东吕乡)人,周文王拜姜尚为师。周文王曾对吕尚说:“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后人尊称姜尚为姜太公、太公望。周文王死后,周武王仍以姜尚为师,在公元前1046年率兵大败商军于牧野。《诗经·大雅·大明》中赞此事:“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因辅佐武王克殷有功,同时为了讨伐东夷,姜尚被分封于齐(现今山东),是齐国的始祖。
十六国时期,吕光以姜尚为祖先,加上庙号始祖。
-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