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时间 : 2017-09-19 16:35:54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
晋惠公夷吾
五则:
一曰信,“以名生为信”。即以婴儿出生时的生理特征与有关情况取名,此类命名包罗甚广,大致有:
(1)以婴儿生理特征或皮肤记号取名。如鲁公子友出生时,手掌上的纹路像“友”,于是就取名为“友”。晋成公出生时,屁股上有明显的黑块,据此取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周桓公名黑肩,大概亦以此法取名。
(2)以出生之特殊情状取名,此有纪念意义。如楚令尹子文是一个私生子,出生后就被其母弃诸云梦泽中,老虎以奶乳之,后被抱回,命名为“豰于菟”。因楚人读乳为“豰”,读虎为“于菟”,意为由虎乳喂大的孩子。又如郑庄公出生时,是脚先出来,谓之倒生、逆生、难产,使他的母亲武姜惊吓不已,于是其父郑武公就给他取名“寤生”。
(3)以出生时之国家战争取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以战争实况为孩子取名,或铭功颂德,或牢记国耻。如晋穆侯在与条戎、奔戎的战争中吃了败仗,恰巧这时公子出生,于是取为“仇”,以记取这一段耻辱。后来,在“千亩之战”中,打了胜仗,恰巧少子出生,于是取名为“成师”。
二曰义,“以德命为义”。德,得也。大人以为婴儿相貌非凡,独得天赋,据此用祥瑞的字眼取名。如《周本纪》记载,周太王认为三子季历所生的儿子有圣瑞之气,乃言日:“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于是就给这个孙子取名为“昌”,意欲令其昌盛周室。
三曰象,“以类命为象”。根据婴儿的外貌长相像什么,而用类似的字眼取名。如孔子出生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日丘。”(见《史记·孔子世家》)圩顶,即凹顶。孔子的父母叔梁纥与颜征在,曾去曲阜城郊的尼丘山祈祷山神保佑他们得子。孔子出生时,头顶中间低而四周略高,颇像尼丘山,于是叔梁纥就据此异相给他取名为“丘”,字仲尼。
四曰假,“取于物为假”。假,借也,即借与婴儿出生时发生的有关事情取名。如孔子的儿子刚生下来时,恰巧有人送来大鲤鱼祝贺,孔子非常高兴,就给儿子取名“鲤”,字伯鱼。或谓“取于物为假”系言假借万物之名,如陈宣公、宋昭公皆名“杵臼”,薛献公名“榖”,楚令尹子囊之子名“瓦”,越公子名“仓”,鲁卿子服惠伯名“椒”,都是假物为名。
五曰类,“取于父为类”。类,物类也,事物类同之处,即根据婴儿出生时与父辈类同之点取名。如鲁桓公姬允得子,刚好与其生日相同,桓公说:“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日同。”(桓公所说的同物之“物”,系指岁、时、日、月、星、辰)于是就给儿子取名为“同”,姬同就是后来的鲁庄公。
六避:取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章太炎先生对夷吾有过这样的解释:
公子目夷,字子魚,前世說者,引二目白為魚,不說夷字何義,今可說否?侃曰:《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王弼曰:“無色曰夷。”二目白即無色矣。一曰:魚日在江湖中,不見水波動溶,故曰目夷也。《水經,濟水注》:魚山亦為吾山。管仲、晉惠公皆名夷吾,吾亦魚字,謂魚目視不見也。炳麟以為說目夷義,于是為冰解凍釋也。
鱼与吾在上古汉语中同属鱼韵,发音接近。章太炎先生引《水经注》:“魚山亦為吾山”,认为夷吾的吾就是鱼。而鱼则是马的一种,《尔雅·释畜》:二目白,鱼。《注》似鱼目也。大概指的是两只眼睛如同鱼眼的马被称作鱼。而夷,则引《老子》,认为没有颜色看不到的叫做夷,而二目白就是无色。大致上可以理解成夷吾就是眼睛如同鱼眼,异于常人吧。
管仲之后名为夷吾的人虽少也不是没有,但是大多都是效仿管仲的了。
顺带说一句,对于贵乎有事没事就要膜一发的风气我真的欣赏不来。。。
-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